这是一张印制在扑克牌上的紧急货币(notgeld),从扑克牌背面的印刷文字可以看出,这张「钞票」是在1920年4月6日,由奥地利Steyregg的Burgermeister Lehmeyer所授权印制,面额为80 Heller。
在黄渤自导自演的喜剧《一出好戏》中,孤岛求生的人们以扑克牌代替货币,用来交易粮食与资源。该片荒诞讽刺,但你知道吗?片中把扑克牌当成钞票使用的桥段,在真实世界是切切实实地发生过的。
notgeld一词来自德语,意思是紧急货币(emergency money)或代用货币,在历史上许多经济危机时期取代了法定货币,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由于战争炮弹需要大量的金属,造成金属价格飙升,加上铸造硬币的成本还比硬币本身的价值高,德国人开始囤积硬币,从而又增加了金属稀缺的严重程度,最后导致在市面流通的法定货币不足。
屋漏偏逢连夜雨,一战后德国与奥地利又碰上了恶性通货膨胀,所以这两国的中央政府决定开放各城镇的储蓄银行、市政府、私人或国有企业可以发行紧急货币,也就是notgeld。
一般来说,notgeld仅限于特定地区流通,效期也不会超过一年,而且主要还是印刷在纸上,但由于notgeld并没有制式的设计规定,所以有些城镇也出现了少量由其他材料替代的notgeld,像丝绸、亚麻、邮票、扑克牌、鹿皮、日历纸或铝箔等五花八门的紧急货币,这些钞票的价钱往往比一般材质的纸钞要高得多,因为它们不仅数量稀少而且十分难以保存,是钞票中难得一见的珍品。这当中又以扑克牌货币最为独特,它们被称为spielkarten notgeld(spielkarten是纸牌、扑克牌的德语),对许多收藏家来说,spielkarten notgeld就像艺术品般色彩斑斓,极具吸引力。
1914年至1923年间,德国的Bretleben、Leipzig、Lopischewo、Marienwerder、Roetzenhagen和Stralsund等城镇都发行过扑克牌紧急货币,这些稀缺的扑克牌背面印有发行的机构和面额等信息,面额都不大,因为当初这些扑克牌货币就是为了因应小面额的硬币不足而印制,而且它们也被切成尺寸不同的碎片,让民众方便当作零钱使用。
奥地利的Steyregg和Reichental城镇在1920 至 1921年左右也发行了扑克牌货币,而且部分还带有迷人的木刻插图。
🎲立即体验☛业界赔率最高、返水无上限 在线娱乐场🎲
事实上,比一战更早之前,扑克牌就曾被当成货币使用了。在1685年至1714年间,法国于北美洲的殖民地─新法兰西地区─由于海狸毛皮贸易吸引了大量法国商人,但当时使用的货币就跟其他货物一样要从法国进口,导致殖民地交易所需的货币严重缺乏,在缓不济急的情况下,扑克牌便成为了流通货币的替代品,当然这种扑克牌得经过法国政府审批,通常上面会有地方首长和财务官员的签名。
现在我们知道了,扑克牌不仅供纸牌游戏使用,也曾成为市面流通的货币。此外,它也是许多隐密讯息的传播媒介,像在《为何推理剧出现方块K暗示凶手是好友、梅花J有外遇?》这篇文章中,便介绍了如何利用扑克牌传递特殊信号。正因为扑克牌是如此的独特,当它们被重新利用时,有时候也会成为一项重要的历史文件,为学者和收藏家们提供了一扇了解过去的大门。
🍷专业我来,娱乐你享。更多最新消息就到 游戏Bar🍷
🎲立即体验☛业界赔率最高、返水无上限 在线娱乐场🎲